凡以消食化積、增進食欲為主要功效的藥物都稱為消食藥,又稱消導藥或助消化藥。消食類藥味多甘,性多平,少數偏溫,主歸脾胃經,可消化食積,增進食欲。主要適用于食積停滯不化所致的脘腹脹滿、噯腐吞酸、惡心嘔吐、不思飲食、泄瀉或便秘等大便失常及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等證。那么可以消食的中藥有哪些呢?下面是消食藥介紹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??可以消食的中藥有哪些
??1、紅曲
??【性味歸經】性溫,味甘。歸肝經、脾經、大腸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活血化瘀,健脾消食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內服:煎湯,用量6~15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主治產后惡露不盡,瘀滯腹痛,跌打損傷,食積飽脹,赤白下痢,納呆食少。也可用于高脂血癥及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輔助治療。
??2、稻芽
??【性味歸經】性溫,味甘。歸脾、胃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和中消食、健脾開胃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9~15克;大劑量可用30克。用治米面薯芋等淀粉類食物所致的食滯、脘腹脹滿,或脾虛食少等。
??3、麥芽
??【性味歸經】性平,味甘。歸脾經、胃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行氣消食、健脾開胃、退乳消脹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于食積不消、脘腹脹痛、脾虛食少、乳汁郁積、乳房脹痛、婦女斷乳。生麥芽健脾和胃通乳,用于脾虛食少、乳汁郁積;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,用于食積不消、婦女斷乳;焦麥芽消食化滯,用于食積不消、脘腹脹痛。 健胃消食、疏肝和胃宜生用;回乳生用、炒用均可;止瀉多炒用。內服:煎湯,用量10~12克,或研末沖服;回乳炒用,用量60克。
??4、谷芽
??【性味歸經】性溫,味甘。歸脾經、胃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消食和中、健脾開胃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9~15克。用治食積不消、腹脹口臭、脾胃虛弱、不饑食少等。
??5、六神曲
??【性味歸經】性溫,味甘、辛。歸脾經、胃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消食化積,健脾和胃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內服:煎湯,10~15克,或入丸、散。主治飲食停滯,消化不良,脘腹脹滿,食欲不振,嘔吐瀉痢。
??6、啤酒花
??【性味歸經】性微涼,味苦;無毒。歸肝經、胃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健胃消食、利尿安神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1.5~5克,內服煎湯或泡水當茶飲,治療消化不良、腹脹、浮腫、膀胱炎、肺結核、失眠。
??7、梧桐子
??【性味歸經】性平,味甘。歸心經、肺經、腎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行氣健脾、消食和中、止血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5~10克;或研末,2~3克。外用:適量,煅存性研末敷。用治脾虛氣滯、飲食不消、胃痛腹瀉、鼻衄。此外,尚可治須發(fā)早白、小兒口瘡等。
??8、萊菔子
??【性味歸經】性平,味辛、甘。歸脾經、胃經、肺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下氣、祛痰、消食化積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4.5~9克,煎湯內服;或入丸、敦,宜炒用;外用:適量,研末調敷。用于咳嗽痰喘、食積氣滯、胸悶腹脹、下痢后重等癥。
??9、沙棘
??【性味歸經】性溫,味酸、澀。歸脾經、胃經、肺經、心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祛痰止咳、消食化滯、活血散瘀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3~9克,水煎服。用治咳嗽痰多、消化不良、食積腹痛、瘀血經閉、跌打瘀腫。研究還證明,有消炎、抗放射損傷、抗腫瘤、抗衰老、抗風濕和抗病毒等作用。
??10、余甘子
??【性味歸經】性涼,味甘、酸、澀。歸肺經、胃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清熱涼血,消食健胃,生津止咳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3~9克,煎湯服。用治血熱血瘀,消化不良,腹脹,咳嗽,喉痛,口干。
??11、山楂
??【性味歸經】性微溫,味酸、甘。歸脾經、胃經、肝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消食健脾、行氣消瘀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6~12克,煎湯內服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或搗敷。治療肉食積滯、小兒乳積、脘腹脹痛、痢疾、泄瀉、痛經、產后瘀血腹痛、高血脂癥等。
??12、藏菖蒲
??【性味歸經】性溫,味苦、辛。歸心經、肝經、胃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溫胃,消炎止痛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用量3~6克,水煎服。臨床常用于補胃陽、消化不良、食物積滯、白喉、炭疽等。配全蝎、白附子、皂角炭、制南星和遠志等研末,制成蜜丸服用,治療癲癇。配石決明、鉤藤、竹黃等,治療痰熱驚厥等。
??13、鳳眼果
??【性味歸經】性平,味甘。歸胃經、大腸經、小腸經。
??【功效與作用】和胃消食,解毒殺蟲。屬消食藥。
??【臨床應用】煎湯,6~8枚;或研末為散。外用:適量,煅存性研末調搽。主治反胃吐食,蟲積腹痛,疝痛,小兒爛頭瘡。